- UID
- 394
- 帖子
- 132
- 主题
- 16
- 精华
- 0
- 威望
- 0
- 金钱
- 312
- 在线时间
- 17 小时
|
2#
发表于 2013-8-9 08:59
| 只看该作者
书记主任凡有一官半职者,都以“激励”条件晋升了,而据说,今后凡二级以上教授是65岁退休,其他则60岁退休,凡超升者就可以争取晚五年退休,多拿五年“岗位津贴”。本来,让有学术水平的优秀教授多工作几年,能者多劳,应该是合理的制度安排,但暗中以官位来评级,则必将出现诸如北大工学院武际可教授所说的“逆向淘汰”,让钻营官位却拿不出学术成果实际水平很差的“书记主任”,继续留在教授岗位上“争创一流”。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去年就出现了“白发教授”到了退休年令却死活赖着不退休的怪事。年纪到了不肯退休,并非其学术水平高,也不是紧缺人才,某专业缺少了他就办不下去,他本人也是“半路出家”,由外系转来当系副主任,改行搞政治学,除年龄大社会关系广外,并没有什么学术上的优势。但是,“白发教授”有一位“在职博士研究生”当上了北大常务副校长,校长钦定“恩师”可以不退休,似乎就可以不退休,还是朝里有官好办事啊!然而好景不长,半年后那位当常务副校长的弟子调走,白发教授也就只好黯然退休回家,闹出了一场笑话。
北京大学自1898年戊戌变法成立,百年来意气风发,也坎坷多难,五四时期北大师生引领着时代潮流,校长蔡元培倡导“思想自由,兼容并包”,教授们诸如陈独秀、胡适、周作人、钱玄同等,风骨卓然与权力相去甚远,独立性很强,也倍受尊重,政府官僚不敢轻视。那时教授是不是有级别不太清楚,但依据名望水平应有等级,薪金也有很大差别,聘任制下校长有权破格聘用人才,一般不会有人不服气。教授治校也有相当的传统,教授委员会绝对不会将行政人员捧得很高。国民党政权搞“党化教育”,但大学教授并不买党棍们的帐,党政干部在北大学术殿堂也不太敢翘尾巴,没有学术水平很难在北大靠“吃政治饭”混。
共和国成立后,全国高校按苏联模式进行了“院系调整”,中共将教师们纳入干部编制,党管干部,虽然对知识分子强制“思想改造”,但开始时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教授尚心存“敬畏”,据说毛泽东身边的“秀才”们都“怕教授”,没有几个人敢斗胆来北大作报告。有些教授虽批臭了,但待遇仍很高,如俞平伯、周作人等,“养起来”的“高知”待遇可比“高干”,相当于部、司级。“高知”可与“长征干部”比肩,令人可望不可及。当然,老教授们人数很少,又有精神遗传,难以被中共同化,也就难以官僚化。对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则实行党化教育,恩威并重,笼络利用,是附在无产阶级这张“皮”上的“毛”,要走“又红又专” 道路,他们虽被“党化”为驯服工具,缺乏独立之精神,但却也不允许他们官僚化。管他们的党政领导如北大的彭佩云、聂元梓等党委书记却也没有什么教授头衔,官是官,教授是教授,党管教授。政工干部和科研教学二者分得很清楚,学术虽然意识形态化,却难以官僚化。
文化大革命时,教授们可就被斗惨了,斯文扫地成了牛鬼蛇神。中共建国十多年来精心组建的大学党政领导班子,也都统统靠边站,他们如陆平、彭佩云、匡亚明、聂真等,并非工农干部,而是早年入党的知识分子干部,具有一定的学术文化素养。而连他们这些老革命都挨批斗,教授们就更加没有地位了。工作组、工宣队、军宣队鱼贯进驻北大、清华及全国各地的大学,中专生谢静谊和军代表迟群成了北大、清华的太上皇,“高知”成了“臭老九”,被彻底打翻在地,成了专政对象。“教育革命”的结果是停止高考,由基层群众推荐选拔红色苗子上大学,叫“工农兵学员”,工农兵上大学还要管大学,教授们要夹着尾巴做人,师道尊严和官僚等级制从表面上看是一扫而光。但是,不少工农兵学员上大学靠的是“开后门”,并不是群众公平推荐,背后倚靠的仍然是官位与权力。
七七年恢复高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,在“尊重知识,尊重人才”的声浪中,高校恢复了教授制,不久也恢复了评职称。在新中国党政官僚制治理状态下,各种场合实际上都严格讲究级别,1949年前过来的老教授能躲得过文革劫难的已是很少,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评上教授职称的,与党政干部对应已是降为处级待遇,副教授相当于副处级。学校分配住房教授往往排在处长之后,副教授排在副处长之后。本科生留校搞学生“党化”思想工作,很快当党委副书记,马上就凌驾于博士毕业的副教授之上。而干部、书记们又纷纷“在职攻读”硕士、博士学位,评职称评级时他们反倒优先,教授官僚化进程也就全面开始。如北大原党委书记任彦申原为清华工科本科毕业,在北大评为文科教授,是“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工作”方向的博士生导师。各个院系的党委书记副书记们也都优先评为教授副教授,而不再是单纯的政工干部了。
不光是书记们争当教授,而且许许多多的教授们也争当书记主任,大学的“官本位”使学术迅速官僚化。北大学术殿堂也处处以官位决定一切,各种学术资源统统向官权看齐,官位比学术更重要,谁得罪了领导就很难获得学术资源。难怪上面提到的那位白发教授当权在主任位上时,曾当面训斥我:“不干社会工作(指不当官),就不会考虑你出国、提职称,我们不管你了”。与白发教授是同班同学却又长期相互攻击、争权夺位的另一老教授,则是谆谆告诫说:现在不入党的非党员教授当官有优势,只要加入民主党派,或以无党派人士从政,很快就上去了,一下子就到部级。认为北大非党教授不搞学问卖身去从政,为党建言说好话,是奇货可居,说不定能做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,或全国政协副主席,成为大官。这话说得可真是北大一流水平!两位老教授都是文革中留校,是“党化教育”下的优等生,一个搞民族解放运动史,一个搞国际共产主义史,以“党化”优势搞政治学,天然优势是当官。但一山容不下二虎,两位都想当官的老同学为争夺权位,施用了浑身解术,拉帮结派,两派争了十多年,一直延续到他们的学生辈。去年两位老教授终于退休,空出两个“一级岗”。教授岗与级不同,分三级,岗位津贴每一级相差一万元。岗位津贴制是上世纪末高校改革及教育“产业化”浪潮的产物,大学教师一改先前穷酸劲,一下子步入了小康。 |
|